The Fountain of Youth is a legendary spring that reputedly restores the youth of anyone who drinks of its waters...

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個人化健康照護,悉金ㄟ?
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興起
何謂個人化健康照護? 簡單的定義就是針對個體的差異,運用知識和技術,以促進個體的健康照護成果及增進生活品質,其適用範圍從預防到疾病管理,從治療的效益以及癒後的養護都涵蓋在內。個人化健康照護會成為目前矚目的議題,與下面幾項因素有關:


新興生物技術的崛起:


舉例來說,利用基因檢測晶片就可以預測是否有高血壓、家族性高血脂症或老年癡呆症的風險,風險愈高,預防措施就要越積極。此外,利用新興生物技術還可以預測個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,例如Roche與Affymetrix就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名為 AmpliChip CYP450 的基因晶片(如圖一),可以檢測跟藥物代謝有關的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,醫師就可以根據檢測結果給於病人最適合的劑量及服藥間隔,並避開可能的副作用。尤其是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,光是調藥就要花掉三個月的時間,這樣的產品對醫師和病人都很有幫助。



圖一、 AmpliChip基因晶片
資料來源:Roche



醫療電子化和人口高齡化:
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醫療電子化和網路通訊技術,例如遠距醫療、可攜式醫療影像或行動式監測(如圖二)都需要靠這些技術。而電子醫療紀錄就成為個人化健康照護的重要基礎建設,所以電子醫療紀錄的推行,也成為保健單位積極推行的重點,在2006年,荷蘭的電子醫療紀錄普及率就已高達98%,紐西蘭、英國也有將近90% 。高齡化也是個人化健康照護趨動因子,2006年10月,台灣的老年人口宣告突破10%,而全球老年人口比例也高達13%。人口高齡化隨著帶來的就是龐大的醫療支出,而運用個人化健康照護由預防、診斷、治療和養護各個階段著手,對個人來說可以過著優值的老年生活,增進生活品質,對政府來說,也可以避免將來龐大的醫療支出。




圖二、遠距醫療示意圖
資料來源: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, 2006


醫療支出高漲
醫療支出高漲及保健單位的財政壓力,也是個人化健康照護的重要驅力。以美國為例,在2006年,整體醫療支出就高達2兆美元,佔GDP 15.9 % (參考表一)。在台灣則是197億美元,佔GDP 6.4%,同年健保預算則為4,200億台幣。在財務預算吃緊,給付範圍也不斷緊縮的狀況,個人化健康照護就可用以作為資源分配的決策指引,並能有效且合乎公平正義的分配有限的資源。這就是為什麼健康保險及健康管理單位,會對個人化健康照護寄予厚愛。

表一、2006年主要國家健康照護支出比較表
資料來源:Frost & 資料來源: Frost & Sullivan 2007,工研院-IEK整理 (2007/05)

產業的效益
個人化健康照護對相關產業會帶來何種衝擊與改變呢? 以下將依產業別分述探討。




製藥產業
對某些製藥廠來說,根據基因檢測結果才開立處方,似乎意味著縮小族群的病患使用、更侷限的市場,然而個人化醫藥的來臨,可以幫助藥廠找出最合適的治療劑量,即使同一種藥也可以用不同劑量,去申請不同疾病治療的適應症,像治療雄性禿的柔沛(finasteride, 治療劑量1mg ),原先申請的適應症其實是治療攝護腺肥大(治療劑量5mg)。將來還會有更多這樣老藥新用的案例。
而快速篩選出合適的治療對象,相對的也減少臨床試驗的時間及費用,此外,上市後的藥物也能避免因嚴重的不良反應,而慘遭下市的風險,例如Bayer 的Baycol及Merck 的Vioxx都是活生生的案例,不但讓公司收益頓時短縮,後續的訴訟及賠償也一度危及公司營運。當然,專一的市場,也能為藥廠省下不少大型行銷活動的費用,根據國際藥廠行銷協會的非正式統計,大型藥廠每年花費在藥品行銷的費用約佔年收益的25~40%。




診斷檢測產業
廠商利用已知的基因或生物標記,開發出相關的檢測工具,可以提供更有效益以及更針對標的的治療,或稱之為標靶治療。最有名的檢測基因標記而開立處方例子就是治療乳癌的Herceptin。Herceptin對乳癌病患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特別有效,而Dako公司開發的HercepTest以及Roche Diagnostics開發的AmpliChip,就可用以篩選出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,此診斷治療(theranostics)模式也在2004年經FDA核准通過。
根據Jan PharmaBiotech的估計,2005年全球個人化醫藥檢測的市場值約為100億美元,預估到了2015年將達405億美元(如圖三)。


圖三、個人化醫藥相關檢測產值

資料來源:Jan PharmaBiotech Report, 工研院- IEK (2007/4)


轉譯醫學(Translational medicine)也是檢測試劑廠商重要的切入點。轉譯醫學的目的是讓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,能盡快的應用於臨床(參考圖四)。

圖四、檢測技術與健康照護演進示意圖
資料來源: IBM Life Sciences Solutions



而新興的臨床檢驗平台,不需長久時間大量資料的累積,便可由實驗室數據,推展出可靠的且臨床可供參考的方向。目前Applied Biosystems的 LC/MS/MS 技術、Affymetrix的 GeneChip以及Agilent的 microarrays都是很成功的案例。




資訊電子產業
人類的DNA約有20,000到25,000個基因,如何讓基因資訊成為有用的臨床數據,就需要生物資訊來處理這些龐大的資料,而資訊平台的整合就非常重要了。以資訊為基礎的醫療(information-based medicine),是運用資訊技術將臨床實務與醫藥研究結合,以增進疾病診斷、治療及健康照護的給予,簡單的說,以資訊為基礎的醫療,就是運用資訊技術達到個人化的健康照護。
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(NCI,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)自2003年便展開一個名為caBIG(Cancer Biomedical Information Grid),如圖五所示,目的是建立一個生醫資訊網絡,結合全球癌症研究的各專門領域的專家,將研究相


圖五、caBIG 示意圖
資料來源: NCI, US
關要件的資料和研究方法串聯起來。英國、日本或新加坡等國也都有大型的生醫網絡計畫,也使得不少商機也從中而生,例如網路平台建置、資訊內容儲存或通訊系統架設等,都是資通訊業者跨足生醫領域的新契機,像IBM、Accenture、Ericsson或Samsung 都早已洞燭商機,積極發展。

保險業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角色就是保險業者。將個人化健康照護納入幾副是否會增加保險支出呢? 以美國康州的保險公司Aetna為例,藉由導入個人化健康照護,反而節省了四百萬美元的支出。

Aetna自2002年就積極支持基因檢測傳學的治療,提供基因檢測給付給高危險群會員,以及會員尚未納保的家屬,給付範圍還包括醫師及顧問的基因檢測結果諮詢費用。病人一旦開始藥物治療,還會每12週作追蹤,以評估病人對治療的遵囑性以及共病 (cormobidities) 狀況。有2,200納入此計劃的病人目前正在治療中,而10-15%的病人根據臨床證據,不需使用藥物,也減少了無謂的支出。Aetna從病人的治療成效及高度遵囑性,因而節省了四百萬美元的支出。此成功模式讓Aetna將乳癌及C型肝炎,再擴大納入藥物基因的檢測範圍。Aetna在2005年推出C型肝炎管理計劃,確保病人有得到妥善的醫療照護,計劃中的醫療照護不單是指藥物治療還包括疾病管理,另外,Aetna也著力於評估HER2基因對乳癌治療的影響。藥物基因學的發展,對選擇治療展現了應用潛力,並得以在第一時間就找到最佳治療方式。

Aetna的保險條款不但規定對病人基因資訊保密外,還防止基因檢測結果影響健康照護的給付範圍,目前此保險條款已被美國健康保險計劃 (America’s Health Insurance Plan) 採用。另外,為提昇醫師運用藥物遺傳學的治療意願,以及增進對基因檢測結果的解讀能力,Aetna還贊助醫師在職訓練。

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gram o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(MIT POPI) and Department of Biology研究顯示:減少無效治療的費用,將可節省醫療支出。影響支出的兩個主要變數,一個是基因檢測費,另一個就是選錯治療方式的費用,若能運用藥物基因學,也就是個人化醫藥,在一開始就選對最佳的治療藥物,將可對節省醫療支出帶來正面效益。

IEK 專業意見

個人化健康照護改變了個人的對健康與疾病的概念,也改變了健康產業的結構。對保險給付者、健康管理機構以及產業界來說,新的觀念正在導入,而新的服務模式也在浮出中。

然而個人化健康照護的概念是否能導入健康服務中,需要醫療服務提供者,即醫院、藥廠、設備廠商,及健康管理機構,如衛生部、健保局等,再加上民眾意識共同提昇,才能讓個人化健康照護落實。目前對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挑戰,在於跨領域的合作;對於健康管理機構的挑戰,在於醫療支出的變數;而對於個人的挑戰,則在隱私權及倫理的考量。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發展,確實能減少無效的治療、增進臨床治療成果、減低副作用、增進藥物反應且開發出更有效的標靶藥物,這些都是個人化健康照護增進醫療成果及生活品質的重要意義。

對保險給付者、健康管理機構以及各個產業界來說,個人化健康照護充滿錢景,對個人來說更是莫大的福音,在個人化健康照護已宣告來臨的時代,個人化健康照護,悉金ㄟ!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黃以馨, 發表於2007/4)

標籤: ,

精神疾病「個人化治療」之發展潛力探討

前言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精神分裂的全球發生率為萬分之三,然而其慢性的疾病狀態,使其盛行率躍升為0.7%。根據台大醫院胡海國教授的研究,台灣精神分裂盛行率約0.3~1%,而患有嚴重精神分裂症者,根據健保局的資料約有十萬人。精神疾病的高發生率,已受高度關注,世界衛生組織也將每年十月十日訂為「世界心理健康日」。嚴重的精神疾病,不但使病人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,也是沉重的社會及經濟負擔。疾病預防、早期治療及去機構化為目前三大著力點。
精神疾病呈現的是複合症狀,在臨床診斷上仍仰賴醫師經驗,及病患家屬的病狀描述,不像內科的疾病有客觀的臨床檢驗數據可供參考,所以在疾病診斷上不確定性較高。而以病因學來探討,遺傳、病毒、環境、神經發展及生產狀況都是相關因子,然而,真正病因仍不明。
精神分裂可透過治療而有效控制,如心理諮商、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。藥物治療因最具經濟效益,且能在急性期快速控制病情,已成為目前治療的主流。有效的疾病控制,不但使病人能脫離機構,回歸社區自我照顧,還能正常上學與工作。

藥物發展現況

精神疾病成因晦澀不清,診斷上也缺乏客觀的工具,疾病症狀與致病因素間也缺乏關聯性,在治療上也難以對症下藥。在1974年,Snyder博士發現精神分裂患者腦部的第二型多巴胺受體(dopamine, D2)密度及數目較一般人多,且給予多巴胺阻斷劑能改善精神症狀,便提出經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說 (dopamine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),此假說也成為典型抗精神藥物發展的指標。後期的科學家跳脫多巴胺假說的束縛,針對血清素(serotonin, 5-HT)、正腎上腺素(nor-epinephrine, NE)的拮抗,發展新藥。

表一 抗精神藥物產之代謝酵素及受體與副作用之相關表

資料來源:工研院IEK生技與製藥產業智庫 2006/10

1990年,clozapine重新上市,抗精神藥物正式進入了新時代。新一代的藥物或稱非典型抗精神藥(參考表一),能改善負性症狀,減緩智力退化;血泌乳素過高(galactonemia)及錐體外症狀( extrapyramidal symptom, EPS) 等副作用發生率也大幅降低。精神醫學的發展正式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。
表一中詳列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精神藥物,各藥物作用的受體及代謝相關的酵素如表所列。第一代的藥品副作用多起因於作用在多巴胺以外的受體上,使病人呈現遲鈍、體重超重、動作怪異之現象。事實上,這些是副作用的顯現而非疾病的症狀。
近年來,藥廠在精神領域藥品積極的開發,如Janssen 的Risperdol、Eli lilly的Zyprexa、 AstraZeneca的 Seroquel以及Otsuka的 Abilify。在2005年,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就創造了全球超過一百億美元的銷售額;2004年,在台灣也了近20億台幣的健保支出。

目前治療瓶頸

雖然第二代藥物的發明,使精神病的治療漸趨樂觀,然而目前的治療仍有許多限制需要突破。有30-50%的病人對初始治療的藥物反應不佳,且平均需耗用六個月的時間調整藥物及劑量。雖目前有數種第一、第二代藥物可供選擇,然而有30-40%的病人,對現有的藥物治療沒有反應,且高達70%的病人會產生副作用。例如clozapine雖有卓越的療效,但因可能引起顆粒性白血球減少(agranulocytosis),所以需每週做血液監測,常見的副作用還有流涎和體重增加;Risperdol常見的副作用有泌乳和心頻異常,使得醫師在使用這些藥物要多加考量。這些副作用不但需耗時調藥,延後黃金治療期,增加照顧者及保險支付者的負擔,也造成治療中斷,疾病復發或惡化。
個體間對治療差異有兩類先天性的起源,一類是基因突變, 改變了代謝酵素,使得藥物不活化,或藥物代謝不良造成毒性累積;另一類是藥物標的的受體有先天性的差異,影響受體的結合與功能,進而影響治療效果。

個人化醫療之應用

「個人化醫療 (Personalized Medicine)」的意義,就是根據個人基因表現型別的不同,在治療前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以期達到最佳療效並避免可能的副作用。若能預測病人對藥物的反應,醫師便能對症下藥,「因人施藥」。以clozapine為例,肝臟中的細胞色素,如CYP1A2 ( Cytochrome P450 1A2)和CYP3A4 會參與clozapine的代謝,且在血漿中的濃度呈現個體性的差異。在動物實驗中, 小鼠若缺乏CYP1A2,則會降低clozapine的代謝,並延長血漿中clozapine的半衰期。在相關性研究 (Association Study) 中也顯示,表現型多型性的深入研究,可用以預測病人對藥物的反應。Collier博士在2000年,採用PET(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)的技術,依據clozapine的受體結合特性, 針對多巴胺、血清素、組織胺及腎上腺素等19個接受器,作了藥物與受器多型性的研究,對藥物作用機轉有更明確的了解,這些研究的結果,將能運用在預測患者對clozapine的治療反應,篩選出合適的病患,使更多病人能受惠於此黃金治療標準的藥物。
測出個體的CYP2D6的基因型及表現型,可用以預測最佳治療劑量;測得多巴胺D3受體及CYP1A2的活性,可預測行動遲緩 (Tardive Dyskinesia, TD) 發生的機率;H1與5-HT2C受體被阻斷的強度,可用來預測病人體重增加的頃向。AmpliChip CYP 450 microarray微矩陣晶片,可檢測CYP2D6的表現型,用以預測個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,如此便可預先得知藥物可能的不良反應。
ACADIA 藥廠和Karolinska 機構共同合作,針對病人對藥物的反應性,發展出一個名為R-SAT (Receptor Selection an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) 的技術,用以把病人和藥物做更合適的配對,在藥物上市前的臨床試驗,更可以增加有效性和安全性,避免辛苦研發出來的藥物,因錯用在不適合的病人身上,發生嚴重的副作用,而使藥物開發計畫中途夭折。
結合基因資訊及藥物動力學,可以預測治療反應;基因表現以及基因環境關係的深入研究,將有助於提高預測的準確性。若在治療前能預測治療結果,將對精神疾病的控制有重大效益。

產業現況

根據 Jain PharmaBiotech的市場估計,在2005年,個人醫療在神經相關疾病的市場值為22億美元;預測2015年,將有71億美元的市場。目前的技術集中在基因檢測晶片的應用。Affymetrix 就有兩項商品可用以檢測病患的基因(如表二),可用以預測藥效及定立治療計畫。個人化醫療的商機尚包括將技術應用在藥物篩選、開發或臨床前試驗,如GSK、Novartis及Pfizer都與Third Wave Technologies 合作,運用基因檢測技術來強化藥物開發能力。

表二 個人化醫療相關產品及投入公司之案例
資料來源:工研院IEK生技與製藥產業智庫 2006/10

雖然藥廠與生技公司合作發展個人化醫療的案例有300件之多,在抗精神病的藥物使用上,目前尚未有在臨床配對使用的檢測試劑。在癌症治療的領域,已有不少廠商與生技公司合作,成功的將個人化醫療引進臨床治療,例如Merck與 Celera Diagnosis合作,其技術可預測癌症治療及預後發展;AstraZeneca與 OSI都使用藥廠 Genzyme開發的EGFR(epidermal gorth factor receptor)基因突變的檢測技術,可預測病人對抗癌藥Iressa及Tarceva的感受性。
精神疾病在治療上若能仿效治療癌症的合作模式,對病人、醫師、藥廠及保險給付者將有極大貢獻。

IEK 專業意見

個人化精神疾病的治療,將對疾病的控制有突破性的進展;對藥物引起的副作用,將能有效的預測及控制。大部分的精神疾病,如精神分裂、憂鬱症或躁鬱症,被視為多發性成因,相關性(association)研究會比關連性(linkage)研究,更具臨床意義。根據過去在基因學上的研究顯示,當發現基因在表現型上有1~5%的加成效用時,約有3000個標的物,會需要再做進一步關聯性研究。精神疾病病理原因不明, 加重選擇標的基因的困難。這也說明了應用個人化醫療在治療精神疾病,何以比治療癌症的案例數少。
若能篩選出一段合適的標的基因,則可將目前以發展成熟的SNPs,應用在相關性的研究。以下幾個方向,是未來應用個人化治療的成功關鍵(1)找出理想的標的基因(candidate gene);(2)建立疾病表現型定義,(3)開發一個高功能、價格合理的基因分析系統;(4)基因學專家、 流行病學和醫師們跨領域的結合。
生技領域的發展,有賴於跨領域的合作。個人化醫療的發展,在跨領域間的通力合作,及資源整合上更顯重要。在學術領域上,個人化醫療涉及基因學、藥理學、分子生物、臨床醫學、生物物理與流行病學等;在技術上分子檢測、基因檢測、生物資訊、生物晶片與微矩陣的發展也互相牽動;在開發應用上,生技公司之間或與藥廠之間也必須橫向或垂直整合,才能將技術商品化,並應用在整個價值鏈的適當環節。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黃以馨, 發表於2006/10)

標籤: , ,

主動參與式的健康照護

一、個人化的預防醫學

「早期預防,早期治療」是公共衛生學上教育民眾的常見標語,所以大眾對於避免抽煙,遠離肺癌;低脂飲食,以防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常識,也都能倒背如流。然而,對於許多不抽煙的女性為何會肺癌,身材標準的壯年才俊卻發生中風或心肌梗塞,讓人不禁懷疑除了生活習慣外,疾病的發生與否,似乎被更強力的力量主宰著。先天性的遺傳物質,也就是基因,的確決定了我們對疾病的感受性,然而後天的生活習慣等驅動因子,就成了疾病的控制因素。透過基因檢測,預知個人疾病發生的風險,並避免後天的疾病驅動因子,就是現在熱門的醫學趨勢-個人化的預防醫學。

二、強調個人主動參與的健康照護

個人化預防醫學的核心,包含以更準確、更前期的分子層級的檢測,以及依照個人疾病風險給於適當的健康管理建議,更重要的是個人主動積極的參與健康照護,不單是把個人的健康問交給醫師便罷。這樣的主動參式的健康照護首先由杜克大學的Ralph Snyderman 教授提出,稱為”預期式的健康照護” (Prospective Health Care, PHC),包含偵測、個人化、預防以及病患責任 (Prediction, Personalization, Prevention and Patient responsibility)的4P健康照護方式(如圖一),比3P式的照護更強調病患責任。杜克大學並在2005年成立了 ”預期式健康照護研究中心”(Center for Research on Prospective Health Care)與 ”預期式健康照護俱樂部” (Prospective Health Care Club)。”預期式健康照護研究中心” 以基因體學、蛋白質體學、代謝體學與生物資訊等科學作基礎,從分子層級的檢測資訊作更準確的危險因子評估,提供個人化的預防措施,期望能預防或延緩慢性疾病的發生。而”預期式健康照護俱樂部”則是全美首創,由大學生發起的健康促進團體,不但從課程設計上帶入預防性健康照護的概念,定期發表研究結果,並舉辦研討會,結集醫界、學界與產業界人士共同討論與推動預防性的健康照護,更推動社區服務,指導民眾如何建立健康的採購習慣,選擇更健康更適合自己的食物。


圖一、”預期式的健康照護” (Prospective Health Care, PHC)模式
資料來源: 杜克大學預期式健康照護研究中心


有別於現行的疾病導向 (disease-oriented)的健康服務並只針對特別狀況作處理,預期的健康照護PHC重於治療的醫療照護模式將焦點放在健康問題的偵測與預防上,不但有益於提升健康照護的服務,還能降低未來龐大疾病治療的支出,估計每年花費在健康照護上的支出,有75%是可避免的。以病患的觀點出發,”預防性的健康照護” 始自疾病發生前便開始提供服務,由基因檢測與後天環境的危險因子分析,再加上家族與個人的疾病史的資訊,醫師與病患共同擬訂一項個人專屬的健康照護計劃,將罹病的危險因子控制到最低,以預防疾病症狀的發生。因病患了解自己罹患某疾病的風險,所以會主動的遵行這套共同制定的健康計劃,而這健康計劃還會有健康教練作持續性的指導與支持。

三、台灣的個人化預防醫學

以醫療照顧服務品質優出的台灣,並不讓歐美日專美於前,許多握有相關技術與市場的廠商,也相繼切入個人化預防醫學的領域。在高階健檢佔有一席之地的哈佛健診以健康管理角度,將分子診斷與分子影像納入健檢,並輔以基因諮詢失解讀檢測結果,配合後端飲食與運動建議,持續追蹤服務; 以直銷方式成功的打造健檢王國的美兆集團,旗下的生命工程事業群著力於開發生物科技及基因工程的相關技術,提出”改善生命本質”的具體方案,也就是個人化的健康管理。台灣基因檢測堪稱第一的賽亞基因,過去就提供許多個人化醫學相關的檢測服務,如干擾素或抗憂鬱劑的”藥物適治性”檢測,以及急性心肌梗塞、高血脂或氣喘的多基因遺傳疾病的疾病風險預測。現在更整合成整套的服務模式,不但與國內的生達藥廠合作,在檢測出肥胖型態後,有特製的套餐可供調理體重,更將觸角延伸至國際,與澳洲的GICE Life Sciences Inc合資共同開發「Humanic 678」,欲打造出一個以基因體應用為核心,同時能無線整合週邊相關服務的全新健康產業商業模式。台灣基因、優質基因與達易特基因等公司也自2004到2006年之間相繼加入基因檢測服務的行列,目前提供的服務以癌症檢測為主,此外則是被視為萬病之源的肥胖,最受檢測公司與消費者青睞。

四、結語

個人化的預防醫學必須結合檢測與個人主動式的參與,才能真正達到預防的效益。過去雖有新興的科技提供罹病風險的檢測,然而缺乏後端的解決方案,也就是配套的健康管理服務,使得基因檢測相關服務僅限於新生兒篩檢,難以擴展市場,而檢測服務因市場侷限,使得檢測費用也因耗材不普及而居高不下。國人在養身保健上的文化深植久遠,擁有個人化的預防醫學上最重要的第四P- Patient responsibility,即個人主動式的參與,在眾檢測廠商與健康管理信心投入後,期望服務帶動技術,讓台灣的”個人化預防醫學事業”發光發熱。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黃以馨分析師發表於 2008/08)

標籤: , ,

注入個人化 為減重產業塑型

一、前言

肥胖不僅是外表的負面形容詞,更是健康的頭號殺手,與糖尿病、心血管、消化系統與免疫疾病甚至是某些癌症的病因有高度的相關性。隨著肥胖人口的增加與肥胖族群的年輕化,肥胖的控制已從個人健康問題,轉而成為公共衛生的問題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統計顯示,全球已有20億人口為過重或肥胖。根據醫學定義,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也就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,大於25為體重過重,大於30 則定義為肥胖。而全球又以美國的肥胖問題最為嚴重,有30%的成人為肥胖人口,相較於全球7%的比例,足足有四倍之多,也因此減重產業在美國形成了龐大的商機,市場每年高達400億美元。

二、推陳出新的體重控制法

典型的體重控制方式為飲食療法、運動治療與行為治療,而BMI 大於40的病態型肥胖可用手術療法,主要方式有胃繞道、胃縮小、胃束帶,以及侵入性較低的胃水球法。第一個治療體重過重的藥品Orlistat (Xenical,羅氏鮮)終於在1999年問世,是由羅氏藥廠製造,用於抑制脂肪吸收而達到減重效果,藥物治療也正式進入正規減重療法。而後亞培藥廠的 Sibutramine (Reductil, 若美婷) 以及賽諾菲藥廠的Rimonabant (Acomplia, 利莫那班)也相繼問世,兩者都以抑制食慾來達到減肥功效,前者是透過抑制血清素(serotonin)的回收,而後者則為大麻( cannabinoid)受體的拮抗劑。面對龐大需求市場,藥廠、生技公司以及醫療器材廠也針對不同的作用機轉來開發減重產品,如瑞士的Cytos公司便研發一種肥胖疫苗,作用標的為飢餓賀爾蒙Ghrelin,透過抑制食慾而達到體重控制;美國的醫材廠Enteromedics 也推出Maestro迷走神經組斷器,防止過度進食並抑制吸收。圖一為脂肪生成之示意圖,若能阻斷脂肪生成的任何步驟環節,抑制相關的酵素,理論上可以達到減重的效果。



圖一、脂肪生成過程示意圖注釋: 多餘的油脂儲存在脂肪細胞,隨著儲存量增加,脂肪細胞也愈加肥大,並由小脂球融合為大脂球
資料來源: www.gcarlson.com/cellular_adipogenesis.htm


三、肥胖成因與遺傳有高度關聯性

儘管有各種新創飲食控制法及新興生物科技的推陳出新,體重控制的失敗率仍高達90%以上,最近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的研究也指出,肥胖病人運用飲食與行為治療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,其失敗率高達95% (JAMA, Livingston, 2008)。若能針對肥胖的成因,給予個人化的治療與預防計畫,可望使治療成效大幅提升。自1994年,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分子遺傳學家Friedman博士找出調控leptin(瘦體素) 的基因,先天性肥胖成因的迷團也終於有解了。而後許多與肥胖相關的基因也相繼被找出,如LEP (leptin)、LEPR (leptin receptor) 、PPAR-γ(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-γ)與FTO (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)等,此外,與肥胖成因相關的蛋白質與受體活性也成為研究與開發的重點,如脂肪結合蛋白(adipocyte lipid binding protein 2 ,aP2)、與大麻受體( cannabinoid receptor)等。

四、減重控制邁入個人化時代

綜合研究結果發現,有40~70%的肥胖表現型為遺傳性的,肥胖的成因除了飲食習慣與環境因素外,基因更是操控肥胖的重要因素。所以在決定要使用何種方法來控制體重前,若能先檢測出基因型態,便能提高效果,並能預測出未來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率。
國內基因檢測首屈一指的廠商-賽亞基因科技公司便推出「肥胖基因檢測」,只要簡單的收集個體的口腔黏膜細胞,再根據DNA上的基因特徵點分析,便可將個人肥胖成因分成頑固型、綜合代謝型、臟器型、醣類澱粉代謝型、脂質代謝型五種類型,根據類型給於適當的體重控制方案。
過去減重控制總脫離不了挨餓與與不刊負荷的體能運動,使得肥胖者在金錢與時間高度花費之後,不但無法達到成效,還得在自責與低自尊中反覆循環。在注入個人化的檢測配套下,服務提供者不但能快速提供客戶最適化服務,減重者也不需再飽受嘗試-錯誤-再嘗試 (trial and error) 的惡夢了。


體重控制的個人化時代來臨,不但是文明現代人的一大福音,更將是減重產業的吸金利器!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黃以馨分析師發表於 2008/04)

標籤: , ,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