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Fountain of Youth is a legendary spring that reputedly restores the youth of anyone who drinks of its waters...

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

個人化健康照護,悉金ㄟ?
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興起
何謂個人化健康照護? 簡單的定義就是針對個體的差異,運用知識和技術,以促進個體的健康照護成果及增進生活品質,其適用範圍從預防到疾病管理,從治療的效益以及癒後的養護都涵蓋在內。個人化健康照護會成為目前矚目的議題,與下面幾項因素有關:


新興生物技術的崛起:


舉例來說,利用基因檢測晶片就可以預測是否有高血壓、家族性高血脂症或老年癡呆症的風險,風險愈高,預防措施就要越積極。此外,利用新興生物技術還可以預測個體對藥物的代謝能力,例如Roche與Affymetrix就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名為 AmpliChip CYP450 的基因晶片(如圖一),可以檢測跟藥物代謝有關的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,醫師就可以根據檢測結果給於病人最適合的劑量及服藥間隔,並避開可能的副作用。尤其是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,光是調藥就要花掉三個月的時間,這樣的產品對醫師和病人都很有幫助。



圖一、 AmpliChip基因晶片
資料來源:Roche



醫療電子化和人口高齡化:
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醫療電子化和網路通訊技術,例如遠距醫療、可攜式醫療影像或行動式監測(如圖二)都需要靠這些技術。而電子醫療紀錄就成為個人化健康照護的重要基礎建設,所以電子醫療紀錄的推行,也成為保健單位積極推行的重點,在2006年,荷蘭的電子醫療紀錄普及率就已高達98%,紐西蘭、英國也有將近90% 。高齡化也是個人化健康照護趨動因子,2006年10月,台灣的老年人口宣告突破10%,而全球老年人口比例也高達13%。人口高齡化隨著帶來的就是龐大的醫療支出,而運用個人化健康照護由預防、診斷、治療和養護各個階段著手,對個人來說可以過著優值的老年生活,增進生活品質,對政府來說,也可以避免將來龐大的醫療支出。




圖二、遠距醫療示意圖
資料來源: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, 2006


醫療支出高漲
醫療支出高漲及保健單位的財政壓力,也是個人化健康照護的重要驅力。以美國為例,在2006年,整體醫療支出就高達2兆美元,佔GDP 15.9 % (參考表一)。在台灣則是197億美元,佔GDP 6.4%,同年健保預算則為4,200億台幣。在財務預算吃緊,給付範圍也不斷緊縮的狀況,個人化健康照護就可用以作為資源分配的決策指引,並能有效且合乎公平正義的分配有限的資源。這就是為什麼健康保險及健康管理單位,會對個人化健康照護寄予厚愛。

表一、2006年主要國家健康照護支出比較表
資料來源:Frost & 資料來源: Frost & Sullivan 2007,工研院-IEK整理 (2007/05)

產業的效益
個人化健康照護對相關產業會帶來何種衝擊與改變呢? 以下將依產業別分述探討。




製藥產業
對某些製藥廠來說,根據基因檢測結果才開立處方,似乎意味著縮小族群的病患使用、更侷限的市場,然而個人化醫藥的來臨,可以幫助藥廠找出最合適的治療劑量,即使同一種藥也可以用不同劑量,去申請不同疾病治療的適應症,像治療雄性禿的柔沛(finasteride, 治療劑量1mg ),原先申請的適應症其實是治療攝護腺肥大(治療劑量5mg)。將來還會有更多這樣老藥新用的案例。
而快速篩選出合適的治療對象,相對的也減少臨床試驗的時間及費用,此外,上市後的藥物也能避免因嚴重的不良反應,而慘遭下市的風險,例如Bayer 的Baycol及Merck 的Vioxx都是活生生的案例,不但讓公司收益頓時短縮,後續的訴訟及賠償也一度危及公司營運。當然,專一的市場,也能為藥廠省下不少大型行銷活動的費用,根據國際藥廠行銷協會的非正式統計,大型藥廠每年花費在藥品行銷的費用約佔年收益的25~40%。




診斷檢測產業
廠商利用已知的基因或生物標記,開發出相關的檢測工具,可以提供更有效益以及更針對標的的治療,或稱之為標靶治療。最有名的檢測基因標記而開立處方例子就是治療乳癌的Herceptin。Herceptin對乳癌病患中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特別有效,而Dako公司開發的HercepTest以及Roche Diagnostics開發的AmpliChip,就可用以篩選出HER2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,此診斷治療(theranostics)模式也在2004年經FDA核准通過。
根據Jan PharmaBiotech的估計,2005年全球個人化醫藥檢測的市場值約為100億美元,預估到了2015年將達405億美元(如圖三)。


圖三、個人化醫藥相關檢測產值

資料來源:Jan PharmaBiotech Report, 工研院- IEK (2007/4)


轉譯醫學(Translational medicine)也是檢測試劑廠商重要的切入點。轉譯醫學的目的是讓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,能盡快的應用於臨床(參考圖四)。

圖四、檢測技術與健康照護演進示意圖
資料來源: IBM Life Sciences Solutions



而新興的臨床檢驗平台,不需長久時間大量資料的累積,便可由實驗室數據,推展出可靠的且臨床可供參考的方向。目前Applied Biosystems的 LC/MS/MS 技術、Affymetrix的 GeneChip以及Agilent的 microarrays都是很成功的案例。




資訊電子產業
人類的DNA約有20,000到25,000個基因,如何讓基因資訊成為有用的臨床數據,就需要生物資訊來處理這些龐大的資料,而資訊平台的整合就非常重要了。以資訊為基礎的醫療(information-based medicine),是運用資訊技術將臨床實務與醫藥研究結合,以增進疾病診斷、治療及健康照護的給予,簡單的說,以資訊為基礎的醫療,就是運用資訊技術達到個人化的健康照護。
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(NCI,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)自2003年便展開一個名為caBIG(Cancer Biomedical Information Grid),如圖五所示,目的是建立一個生醫資訊網絡,結合全球癌症研究的各專門領域的專家,將研究相


圖五、caBIG 示意圖
資料來源: NCI, US
關要件的資料和研究方法串聯起來。英國、日本或新加坡等國也都有大型的生醫網絡計畫,也使得不少商機也從中而生,例如網路平台建置、資訊內容儲存或通訊系統架設等,都是資通訊業者跨足生醫領域的新契機,像IBM、Accenture、Ericsson或Samsung 都早已洞燭商機,積極發展。

保險業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角色就是保險業者。將個人化健康照護納入幾副是否會增加保險支出呢? 以美國康州的保險公司Aetna為例,藉由導入個人化健康照護,反而節省了四百萬美元的支出。

Aetna自2002年就積極支持基因檢測傳學的治療,提供基因檢測給付給高危險群會員,以及會員尚未納保的家屬,給付範圍還包括醫師及顧問的基因檢測結果諮詢費用。病人一旦開始藥物治療,還會每12週作追蹤,以評估病人對治療的遵囑性以及共病 (cormobidities) 狀況。有2,200納入此計劃的病人目前正在治療中,而10-15%的病人根據臨床證據,不需使用藥物,也減少了無謂的支出。Aetna從病人的治療成效及高度遵囑性,因而節省了四百萬美元的支出。此成功模式讓Aetna將乳癌及C型肝炎,再擴大納入藥物基因的檢測範圍。Aetna在2005年推出C型肝炎管理計劃,確保病人有得到妥善的醫療照護,計劃中的醫療照護不單是指藥物治療還包括疾病管理,另外,Aetna也著力於評估HER2基因對乳癌治療的影響。藥物基因學的發展,對選擇治療展現了應用潛力,並得以在第一時間就找到最佳治療方式。

Aetna的保險條款不但規定對病人基因資訊保密外,還防止基因檢測結果影響健康照護的給付範圍,目前此保險條款已被美國健康保險計劃 (America’s Health Insurance Plan) 採用。另外,為提昇醫師運用藥物遺傳學的治療意願,以及增進對基因檢測結果的解讀能力,Aetna還贊助醫師在職訓練。

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gram o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(MIT POPI) and Department of Biology研究顯示:減少無效治療的費用,將可節省醫療支出。影響支出的兩個主要變數,一個是基因檢測費,另一個就是選錯治療方式的費用,若能運用藥物基因學,也就是個人化醫藥,在一開始就選對最佳的治療藥物,將可對節省醫療支出帶來正面效益。

IEK 專業意見

個人化健康照護改變了個人的對健康與疾病的概念,也改變了健康產業的結構。對保險給付者、健康管理機構以及產業界來說,新的觀念正在導入,而新的服務模式也在浮出中。

然而個人化健康照護的概念是否能導入健康服務中,需要醫療服務提供者,即醫院、藥廠、設備廠商,及健康管理機構,如衛生部、健保局等,再加上民眾意識共同提昇,才能讓個人化健康照護落實。目前對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挑戰,在於跨領域的合作;對於健康管理機構的挑戰,在於醫療支出的變數;而對於個人的挑戰,則在隱私權及倫理的考量。

個人化健康照護的發展,確實能減少無效的治療、增進臨床治療成果、減低副作用、增進藥物反應且開發出更有效的標靶藥物,這些都是個人化健康照護增進醫療成果及生活品質的重要意義。

對保險給付者、健康管理機構以及各個產業界來說,個人化健康照護充滿錢景,對個人來說更是莫大的福音,在個人化健康照護已宣告來臨的時代,個人化健康照護,悉金ㄟ!

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黃以馨, 發表於2007/4)

標籤: ,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